- 2017年7月,科技部啟動實施科技扶貧“百千萬”工程,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科技特派員對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村科技服務和創業帶動全覆蓋。
- 23日,湖南百萬家庭健康生活科學補硒助力精準扶貧行動在長沙啟動。行動擬用三年時間,在湖南省縣市(區)建設122個硒科普基地,實施 硒科普教育;力爭全省富硒農產品年產值達320億元,助農增長55億元。
-
2017年9月10日晚,在四川參加民主黨派中央對口中西部?。▍^)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萬鋼部長,在成都出席了四川省科技特派員工作座談會。北京市人大副主任、致公黨北京市委主委閆傲霜,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副司長蔣丹平等參加了座談會。會議由四川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東主持。
-
王志芬,是山東省中醫藥重點建設學科帶頭人,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中草藥創新團隊首席專家,長期從事中藥材育種栽培研究和科技推廣服務。
-
包云秀是一名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從事茶葉研究的科技工作者,1987年7月畢業于云南省熱帶作物學校,同年8月,離開生活了20年的普洱市景東縣城,來到了地處邊陲、交通落后,位于勐??h勐海鎮曼真村委會的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單位工作,主要從事的是茶樹新品種選育、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茶葉加工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研究項目16項,參與并實施國家、省部級項目48項。在2012年評聘為高級實驗師。
-
趙俊是西藏自治區林木科學研究院的一名林業工程師。那曲地區嘉黎縣忠玉鄉寧重崗村的村民們對“三區”人才趙俊都已習慣地稱呼為趙書記,2014年,西藏自治區林木科學研究院趙俊受組織選派到嘉黎縣忠玉鄉寧重崗村擔任第一書記,2016年被選派到該村開展科技服務工作。
-
“我活這么大歲數從來沒見過咱們白家村的地里能長出油桃來,真是稀罕啊?!痹谇嗪J『|市平安區平安鎮白家村,一位七旬老人指著白沈溝富硒果蔬種植示范園區溫室里掛滿紅紅果實的油桃樹驚喜地說。老人所指的,就是甘肅省農科院高級農藝師安小龍指導的日光溫室富硒油桃大棚,而安小龍被當地農民親切的稱為“安工”。
-
張昆不是詩人,沒有華麗的詩句謳歌科技特派員;張昆不是學者,不會深邃地思考科技特派員的價值;張昆更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聲唱贊科技特派員。然而,張昆是一名光榮的科技特派員,張昆要用最真摯的情感,唱響出農業人心中最樸實的農業科研服務夢想。
-
張李俊出生于貧困縣農村,農村養育他長大,供應他上大學,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得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張李俊始終認為,“三區”服務是回報、感恩社會的難得機會。
-
1月16日,在由科技日報社、科技部火炬中心、浙江省科技廳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創新創業峰會”人工智能發展論壇上,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表示,智能農業已成為我國農業領域發展的主要方向。在河南省正陽縣大林鎮淮河之畔,有一家軍耕合作社光伏生態農場。農場的創辦者,有著不同尋常的扶貧路和創業夢。聽說是省里派專家來支持當地扶貧,省檢察院駐龍井市老頭溝鎮泗水村第一書記王利斌高興地握著郭金瑞手說:“你們來了,我的心就有底了,你看我的牛場、蔬菜大棚、木耳基地都建的這么好,可農業我不懂啊,有了你們這回怎么整就有盼頭了”。
視頻專訪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詳情]
微博熱議